深古的黢黑,像堆散落的土。掉下几声咳嗽,便呼啦啦地声响飞扬。“行吗,病刚好些。”思成关切时,相机闪了一下。“还以为是什么……”徽因捂着嘴咳。一瞬光,脸庞美丽而憔悴。籍着这点光,可以看到屋顶檩条上,四散的蝙蝠跳着怪舞。这群见不得光的幽灵,把唐代木顶熏染得晦气难耐;得益蝙蝠血的滋养,上边还趴着无数只臭虫。
五台山唐木探古幽
“慢点儿,当心脚底。”梯下人们叮嘱着。梁思成略显吃力地端着画板,有残疾的腿微微颤着,他要将斗拱中的小木头一点一点画下来。众人围作一圈,七嘴八舌议论。“爬上去画这做什么,不嫌脏。”“兵荒马乱的,从北平跑来看寺庙……”正议论着,一小沙弥跑进东大殿南侧砖塔,递上了一块湿润的抹布。轻轻一擦,千年尘土下现出一抹木香,木梁上的唐代墨书重见天日。与殿外石经幢做个对照,确认佛光寺砖塔系建于公元857年(唐大中年间)的木构建筑!
这是一个值得中华木作文化领域永远铭记的时刻。日本学者的傲慢顿感式微——他们曾断言:“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再也看不到唐朝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了。”“很久了吧?”围观众人啧啧暗叹。“嗯,很久了……”梁思成、林徽因笑得那么开心。几十年后,当人们重新研究中华木结构时,发觉他们那时童真般的笑容是那么可敬。站在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巨人肩上,我们的视野才得以如此深远广阔。
下田野学术雪国耻
不久,《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发表,业内大震。连同此前的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蓟县独乐寺,以梁、林为代表的中国学人,以其斐然的“田野调查”实绩,再次回击了日本学者的骄慢。那是1930年的一天。在朱启钤统筹下,中国营造学社举行开幕式。不料,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竟在会上表示:“完成如此大事业,其为支那国民之责任义务,固不待言。而吾日本人亦觉有参加之义务——盖有如前述,日本建筑之发展,得于支那建筑者甚多也。据鄙人所见,在支那方面,以调查文献为主;日本方面,以研究遗物为主。不知适当否。”
在梦想“脱亚入欧”的日本人看来,中国人只知埋首故纸堆,不懂也不会实地调查。而梁思成、林徽因则以实际行动予以了驳斥:1932到1937年,营造学社共测绘建筑群200多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留下了一整套研究中国建筑的资料;如果没有这种努力,二十处最古的建筑、几百处公元1400年前的古建筑,都有可能遭到损毁或不复存在。后人每读至此,常为其学术雪耻之壮举而感佩赞叹。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