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学术理论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和结构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影响的研究(7)

2008/9/8 9:48:00 来源: 作者:
 
李衍春
 
(本网原创文章)
 
2.2 “榫”与“卯”的对话
    一座木构架建筑往往由成百上千根的木构件组成,因此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建筑是否坚固、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令人惊叹的是,在很早以前中国先民就以榫卯作为建筑构件的连接方式,榫卯是指在木器中两部分的结合处,突出的地方称为“榫”,或称“榫头”,凿空的地方称为“卯”,或称“卯眼”。这是一种比绳索扎缚更加直接,也更加高级的嵌接技术。由现今的考古发掘来看,距今7000多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就有榫卯的出现了。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数千件构件,许多构件上已采用榫卯套接技术,特别是燕尾榫、带梢钉孔的榫和企口板的使用,更反映了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图2.1)在山西陶寺龙文化墓地山出土的木俎中,俎面两端凿有长方形榫眼。战国出土的棺椁,其榫卯已达到非常精巧的程度。榫卯结构直接用于家具上的例证还有很多,在出土的春秋战国漆木家具中是随处可见的,精美的漆家具和高超的榫卯技术,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Fig2.1mortise and tenon joint
    在春秋战国漆木家具中,可见有明榫、暗榫、通榫、半榫、燕尾榫等等。其中明榫用于壁板的交角处,暗榫、半榫用于台面,燕尾榫用于板与板面的拼接,通榫用于台面与腿或腿与底座。源于建筑的榫卯结构,在家具上已经被充分使用,并且能将其功能性与美观性很好的融汇在一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这些榫卯结构经过上千年的尘封与腐蚀,依然光彩不减。随着榫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建筑、工艺品、家具,处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当我们看到明清时期以石头兴建的建筑物都应用榫卯结构时,便能深深的体会到木构技术在传统中国建筑所具有的优势,也就不难了解为什么中华民族迟迟都没有使用螺栓了。榫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家具的灵魂,不仅仅具有精妙的结构,它也是中国哲学中“器以载道”思想的最好诠释,《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榫卯中一凸一凹的两个部分象征阴阳,结合以后又融为一体,这正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意识中“阴阳”观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高度浓缩。当榫卯技术从建筑中移植到家具上时,古人并不是生搬硬套,他们根据家具的自身特点进行了改进,使它看起来更加合理、美观大方,特别在明清家具中,那些精致的榫卯结构,把家具的材质美、工艺美和艺术美结合的天衣无缝,体现出浑圆流畅、舒适优雅的艺术气息,是中国古典家具中的巅峰之作。
2.3 一屋三分
    “三”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数字。“天下三分”、“三足鼎立”、“三生有幸”、“三思而后行”这些成语都体现出“三”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在阴阳五行中,“天、地、人”三才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远在北宋时期,就有民间著名建筑师(都料匠)俞皓率先将一栋房子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统筹:上分是屋顶,中分是屋身,下分是台基。这种分类很有科学性,是近代研究古代建筑一直都沿用的方法。事实上传统中国建筑在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将这几个主要部分与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了,当西方建筑应功能而改变时,中国的传统建筑仍旧将它视之为一种文化价值和理想。古人将房屋建筑的三个部分与天地人相联系起来,屋顶对应于天(上分),屋身则对应于人(中分),台基对应于地(下分)。《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卦”,乾下震上,即其下(内)卦为乾、上(外)卦为震。据《易传》所解,震卦不仅象征雷电,而且又象征竹与芦苇:《易传》云:“震为雷”、“为苍筤(láng)竹,为萑(huán)苇”(注:苍莨竹,青色,初生之竹;萑竹,即芦苇)。竹、苇、茅草等物品,是上古中华土木建筑所常采用的原始材料,用作围护结构与屋顶覆盖。所谓“茅茨不翦”也;“乾卦”,据《易传》,“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之象,整个大壮卦象,是竹苇之物覆盖其上,君父居住其下居住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大壮》下卦的三个阳爻,形象地表示了层层相叠的夯土台,《大壮·九四》的阳爻则可视为房屋的基座,再上《六五》、《上六》两个阴爻则可视为建筑本体,整个卦象似乎是商周时期高台建筑的形象符号。
    中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家具从诞生起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在用材、造型、装饰还是结构上,家具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的引导和推动。人们常常将组成房屋建筑的各部件、功能、结构、装饰、造型等元素进行模仿或整理重构,然后赋以独特的审美趣味,应用在家具中。下面本文将以传统建筑的台基、屋身和屋顶为三个大的部分,并以组成它们的构件为基本元素,将之与中国古典家具中造型或结构相似的部件进行对比、分析,并试图找出它们在造型和结构上的关联和转变规律。
 
(未完待续)
(编辑:锦轩)

    本网站特别提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任何网站、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本站原创文章,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