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玩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分散发展到集中涌现的发展过程。近一两年以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催生了古玩市场的集中化发展。我们看到在一个地区,竟有六七家市场在争先恐后地抢占古玩这块本不是很大、但是价值很高的市场蛋糕。对于市场来说,规模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市场的建立者,有利于商家,更有利于消费者。然而古玩市场,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它的过度集中化发展,不仅不会也没有给市场带来规模效益,反而出现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弊端。
一、市场过于集中,发展过快,而市场的规范管理又跟不上去,遂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竞争现象。这一两年扎堆建立的古玩市场,一个接着一个,几乎都挨的很近,但是热过了头,往往会使市场产生不良的竞争现象。拆台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事情,明明人家的东西是真的,因为要兜售自己的东西,虽不说人家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也总要说出一些问题。买古玩的人往往都遵循一票否决的原则,只要稍有疑问,就放弃。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件东西几位专家都看过,没有异议,就是由于竞争的商家一个怀疑的信息,就破坏了一桩买卖。
二、简单模仿,是扎堆市场中存在的最大弊端。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市场都追着高端人群,可是从市场的实际效果来看,一些市场不仅没有做成高端,而且连低端人群都很少光顾。最早兴起的古玩市场,其中有的的确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高端市场模式,并且也已经获得十分明显的市场效果。这种效果来自于自己的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概念”。而扎堆市场则往往忽略了这个东西,仅仅把做高端当成一个用来招商的口号,实现市场店铺的高出租率。这种短视行为,其结果反而降低了整个古玩市场的质量。
三、市场入驻门槛过低,导致鱼龙混杂,不仅没有提高市场现有的品质,反而从整体上降低了市场的品质。市场的极速扩张,谁也不想将市场资源闲置起来,于是只要缴纳租金就可以得到一个铺面,甚至有的市场刚刚开业就有人开始炒作铺面。古玩经营者,要求有经济实力和眼力,这是两个基本的条件,也是两个基本的门槛,它决定了一个古玩商的品质。降低门槛,就是降低品质。市场上的表现是,有经济实力的人看好这个市场,于是就进货入驻市场,结果一两年下来,没有卖出去一件东西。最后向行里面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自己的东西差不多全是“瞎活”,有几件真东西,也都是低档货。我们看得到的市场景象就是这样,一些市场几乎有近三分之一的店面空着,有的市场店面主人变换频繁。这样的市场,谁还敢光顾。稳定的市场,才有品质,才有品牌。门槛是市场稳定的重要前提之一。
四、仓促建市场,没有品牌观念。市场过多过于集中,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所有的市场都是用一个概念,那么势必就无法使淘宝者分清各个不同市场的特点。一个市场的成熟,有赖于市场概念的打造。有的市场今天叫“市场”,明天叫“城”。有的市场有时主打家具,有时主打古玩,有时又主打书画。市场的经营者都没有一个准谱,买东西的人心里就更没有谱了。古玩市场的消费者和其他市场上的消费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淘换东西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看准了一个市场后,一般都会先去光顾,有余力才四处转转。在这些人脑子里,差不多都有一张地图,哪家市场、哪家店卖什么,不卖什么,都很清楚。这样淘换东西的时间成本才会很低。
五、市场过度开发,导致淘宝人成本增加。就拿潘家园地区来说,几年前这里只有一个潘家园旧货市场和北京古玩城,现在一下子冒出了好几家市场,商户总数超过几千人。从前找一件东西转一天就行了,如今至少需要转上几天。有人专门到一处据说有四千户的市场里去找一家画廊,画廊朋友告诉他说在三楼,这人整整转了三个来小时才找到。进了画廊,累得看画的兴趣也没有了。古玩市场,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了,转几分钟就看完了,还没过瘾。也不能太大,太大了,转好几个小时,就剩下喘气了。
古玩市场扎堆现象引出的这五种弊端,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盲目地扩展市场,不仅对古玩市场的健康发展不利,对收藏爱好者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