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红木文化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木雕中的艺术奇葩——浪木雕

2010/10/18 14:59:00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石俊

张培忠/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在松花江上游拦江筑坝,强修丰满水电站,致使大量原始森林被浸没。几十年狂风大浪的肆虐,冰霜雨雪、烈日泥沙洗礼,浸没在湖底树木的根、疱、杈、结,其糟粕被腐烂掉,剩下了坚硬如石的筋骨,这就是原始的浪木。

松花湖地处我国东北高纬度地区,无霜期短,一年四季分明,树木生长缓慢,因此树木的材质就比较坚硬,常见的有松树、柞树、枫树、榆树、水曲柳、楸树、山杏等十几种硬杂木,特别是松树类的明材,储量极多,原因是松树体内含有较多的油脂,不易腐烂,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自然力的侵蚀,不含油脂的部分,慢慢的腐烂掉,剩下的便是精华。这些含油的明材,形状非常奇特美妙,有着各种各样的肌理变化,创作中最能体现动物的皮毛,以及禽类的羽毛等。浪木经过泥沙的反复洗礼,木质的韧性差了,可硬度却更高了。由于浪木纹理美妙、形状奇特、材质坚硬等特点,备受雕工喜爱,浪木雕刻也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浪木艺术正是发现的艺术,它是艺术家从原始中发现真美,从象形中发现韵味。浪木创作不仅需要理性,更需要敏锐的感觉和创造的生命冲动。每一件成功的浪木作品都要经过选料、观察、立意、取舍、雕琢、打磨、表面处理等几个工序才告完成,而选料并不是随便拣一块浪木就能做出作品,它必须是材质坚硬,形状奇特,具有某种美感的东西。作者要根据原材料表面特有的根、枝、杈、疱、结、洞、纹理等表面固有的特征,通过观察、感悟、想象,很多的时候,靠的是灵感,当灵感来时,象电光火石一样,悠然而至,使人眼前一亮,毛塞顿开,即刻产生动手创作的欲望。在具体创作时,首先去掉多余的枝杈,顺其自然,采用减法,把影响主题的多余部分去掉,使要表现的物象突出出来,动刀越少越好。有时候一块好的原材料能同时出现几个内容不同的形象,这就要求作者慎重选择,或者做出一件多内容的作品,或者做出一个主题作品,把材料最美的部分给提炼出来。
浪木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雕工以自然传神为佳。“天然去雕饰,直取性情真”。崇尚自然、这是多少艺术家们共同追求,李白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无不以自然取胜。形神兼备,妙艺天成的杰作是作者们梦寐以求的,但有雕琢而不露痕迹才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底深浅。在具体创作中,雕琢多少,怎样雕琢,怎样恰到好处地表现对象,同样一块素材,不同的作者,会创作出不同的效果,这是一个“审美尺度”的问题,怎样来把握这个“度”呢?这需要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品味、感觉。古人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缘于自然,而又超于自然是艺术家们所共同追求的。此外,作品的命题也是关键。一个好的命题,往往会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高明的艺术家们往往在象形上以一个绝纱的命题而赋予作品以生命乃至灵魂,使人们心神为之震撼。浪木作品有很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可分为欣赏型与实用型两种,欣赏型又有台式的适合于几案陈设,壁挂式的可悬挂于墙壁,如浪木书法、浪木根贴画等。实用型的分为:茶几、花几、桌橙、笔筒、笔挂、画缸等,创作题材十分丰富。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典故都有表现。由于浪木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既是专家的艺术也是群众的艺术,人人都可以搞,因此,使人感到更加亲切,更贴进人们的生活,从它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红木古典家具网特别提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任何网站、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本站原创文章,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浪木张”谈浪木雕 (2010/10/18 14:35:00)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