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名牌战略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劲飞” 红木别样红

2012/7/23 17:34:00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佚名

“劲飞” 红木别样红

——走进劲飞红木十七周年红木沙龙研讨会现场

“劲飞红木十七周年红木沙龙研讨会”现场

举办时间:2012年6月10日,下午3时半至6时;

举办地点:北京,劲飞红木厂区办公大楼;

研讨主题:“劲飞红木辉煌十七年”品牌之路及对整个行业的启示意义;

出席人员: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张立非,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周京南,劲飞红木VIP客户、红木收藏家,劲飞红木总裁吴新建及有关媒体人士等。

镜头回放:“三部曲”见证中国红木家具发展历程

6月10日,是拉开“劲飞红木十七周年厂庆月”大幕的第一天,作为不久前刚刚获得“中国红木家具产业推动力人物”荣誉称号的吴新建总裁,在研讨会上自然是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劲飞十七年,弹指一挥间。回顾十七年的发展历程,我概括为‘劲飞成长三部曲’……”

吴新建总裁现场介绍说,1995年到2002年,是劲飞发展的初级阶段,作为北京本土起步最早的红木企业之一,走过了一段艰辛的探索之路。当时主要以铁木豆、草花梨、鸡翅木等材质加工制作家具。“2002年我参加一个行业展销会,发现别人用黄花梨做的架子床标价36万元,是劲飞架子床的20倍,一下子被震憾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劲飞要想求发展,必须先提高材质。顶着家人、销售经理和员工们的强烈反对,我坚决淘汰了原有的鸡翅木草花梨,我告诉大家,决不能只看眼前的表面繁荣,而要看到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要求。”

以紫檀、黄花梨、老红酸枝等高端材质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为标志,劲飞进入第二个成长阶段。这一举措迎来了2005至2007年的产业高峰,劲飞在生产、销售、产品覆盖率和品牌塑造上取得长足进步。

此间吴新建总裁意识到:劲飞要做成北京乃至全国一流品牌,不光要从材质上下功夫,家具款型、做工、雕刻、打磨等每道工序都要精工细做,以质量取胜。从2007年起,劲飞迈出了大幅攀升的第三步:家具款型不断创新;高端产品研发成为每个车间的专门生产单元;自建营销卖场,“红木第一楼”横空出世。继2000年开办首家第一楼后,2009年在京连开三个,并于同年移师太原,“红木第一楼”声名远扬。

“劲飞的成长与中国红木产业跨世纪发展同步,见证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客观地讲,红木家具产业具有绝对号召力的品牌尚待出现。”研讨会上,吴新建袒露心迹,“我个人认为,劲飞要成为大家承认的全国绝对一流的品牌,还得两到三年时间。我希望在座的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支持,共同推动劲飞红木向更高目标迈进!”

专家学者:红木“国标”在“第一楼”宣读公诸于世

“劲飞红木家具厂诞生在上世纪90年代,生逢其时,正赶上民族文化寻根热,大家都知道红木家具是好东西,国内市场开始有需求,劲飞很快就成了知名品牌。”中国林科院专家、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见证了中国红木产业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劲飞红木的发展历程,他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劲飞红木十七周年红木沙龙研讨会”出席专家

“2000年我们把红木国标做出时,恰好又赶上劲飞‘北京红木第一楼’建成,红木国标在红木第一楼宣读过,那是它问世后第一次向社会普及,具有划时代意义!”杨家驹先生记忆犹新地说,“吴新建是个做事很坚决的人,我记得当时红木第一楼里不全是红木家具。为此他把里面三四家不是全红木的厂家都剔除了,在行业和消费者中影响很大。我想,正是凭着这份坚决执著,他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把劲飞制造、红木第一楼卖场品牌都做得这么成功。”

紧接杨家驹先生话题,同样来自中国林科院的张立非研究员从专业角度,由红木材料原产国资源存量、目前国内行业木材消耗情况,分析了产业发展前景,并结合劲飞产品谈了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中国对红木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工作不是近几年的事,而是有80多年历史,但中国制作使用红木家具历史更长,有几百年。林科院曾到故宫考察一级文物家具,发现古人很伟大,我们现在谈的紫檀、香枝木、红酸枝家具,故宫都有而且经检测都是真的。红木家具几百年前就被皇家看好,说明它是真好!”

张立非讲了个故事,“有位朋友老问我买什么家具好,我说红木家具。她说她先生一直不喜欢红木家具。我让她领她先生看看红木家具,看了后再说喜不喜欢。结果她带先生只来劲飞一趟,就买了全部红木家具。她先生姓高,今天也来到了研讨会……我想劲飞会有不少类似故事,劲飞红木就有这样的魅力!”

张教授恳切地告诉大家:“红木会越来越少,之所以这么贵重,就是因为成材很慢,存量太少,杨树几年就能长成,红木要几百年!眼下黄花梨极端稀缺,紫檀也越来越少,红酸枝因出口国限制同样会越来越少。因为不断消耗,红木会淡出历史舞台。红木价格不断上涨是必然的!我建议各位手中有红木的一定要珍藏好,没有的也趁现在收藏一些,红木不光象征财富价值、身份地位,它还代表历史和文化!”

话题进展到这里,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周京南先生,以劲飞红木产品为例,对其家具款型、品味、使用收藏价值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对劲飞品牌的了解是在2000年,当时在西四环看到劲飞红木第一楼,眼前一亮。因为在那之前红木都在家居卖场里销售,没专业卖场,是劲飞开创了红木家具专业卖场新时代。此后我不断留心劲飞和其他企业的家具。以故宫经典家具做参照,我觉得市场上家具并不都好,其实不少都貌合神离。但劲飞的家具是到位的,一丝不苟,精工细做,既有继承明清传统的经典款式,也有结合现代人实用和审美需求的创新产品。”

周先生同时也对欧美家具家居文化有涉猎,他接着说:“劲飞在中国家具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忠实传承者。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用产品与欧美家具对话。劲飞在创立红木第一楼卖场品牌后,又在行业内开创了全新的拍卖销售模式和红木二级市场交易平台,这都为红木产业谱写了新篇章!”

红木收藏者:传播民族文化,诠释“北京精神”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劲飞红木的资深粉丝和收藏家们,回忆起各自与劲飞红木结下的不解之缘与感同身受,争相发言。

热衷于红木收藏的冯先生说,他从2005年起结识劲飞红木,当时在第一楼转下来,只看中了劲飞家具。从那以后,他不仅转遍了劲飞红木的各个展厅,而且熟知劲飞工厂的每一个车间。

“有一次,我转到劲飞的产品验收车间,看到吴总的夫人在挨个验收家具时很惊讶,开玩笑地说,您都这么有钱了,还这么辛苦呀?吴夫人只说了一句‘人家花那么多钱买我们家具,得对得起人家。’我当时感动得半天没说话。”

凭着这份感动,冯先生说他多年来只买劲飞家具。光劲飞紫檀顶箱柜他就收藏了两对。“还有劲飞拍卖,我都记不清参加多少次了,8年来我就两回没到。2006年紫檀第一楼一次拍卖12件产品,我包圆了10件!

“我为什么爱他的家具?一是不开裂不变形,别家的木头晚上嘎嘣响,那是在开裂变形,劲飞的不裂,他们在干燥处理上有绝招。劲飞家具全榫卯结构,能成为古董传承下去。二是劲飞拍卖不找托儿,多低价都拍给你,有时封顶价都比市场便宜得多。有次我两万八拍了一对黄花梨皇宫椅,现在翻了几十倍。三是劲飞家具有文化品味,每件家具都能讲出一个故事,那是几百年的文化积淀。四是劲飞有创新款式,比如多功能柜、沙发和儿童摇床,适合现代人的要求。五是劲飞的家具有吸收有包容,不断在提高自己……这样讲下来,我觉得劲飞家具不仅传播了民族文化,而且很有‘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劲飞全有!”

劲飞有大量忠实粉丝,通过口口相传相互影响。比如年轻的周先生,三十出头已经是资深红木发烧友。有趣的是,他来参加劲飞红木研讨会并不在事先邀请之列。“我不请自来,正是冲着劲飞这个品牌来的。对劲飞我早有所知,我还在报上看到吴总说今年是红木的品牌年和红酸枝年,我想实地来验证一下,今天果然不虚此行。今后我也会像冯先生一样,成为劲飞的铁杆粉丝。”

下午6时许,劲飞红木十七周年红木沙龙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渐近尾声。吴新建先生代表劲飞红木全体员工向与会嘉宾致答谢辞:“非常感谢朋友们刚才给劲飞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也感谢大家多年来给予劲飞的支持和帮助,劲飞能有今天,与大家的关心爱护分不开!今年9月份,将建成一个劲飞红木文化园珍藏馆,做成全国一流的展示馆,向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我们会把它作为鞭策激励自己的一个窗口。 (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2012年第七期)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 网站编辑:李世兰 ]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